分会会场
会议简介:第二十一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大会暨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2022年会以软岩工程和深部灾害控制等为分会场主题,聚焦科技前沿,邀请本领域院士和专家做特邀报告,交流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服务国家重大工程。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这一重要年份,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于2022年11月3-6日期间隆重举行CHINA ROCK 2022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盛会。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我国能源强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本次岩石力学与工程盛会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能源强国与岩石力学”为大会主题,秉承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和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初心,坚持践行学术会议改革使命担当,助力国内外能源科学与岩石力学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和产业发展。本次大会具有三大特点:(1)国际化:共有3家国际组织作为会议的主办和承办单位,邀请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共7个国家的国际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2)规模化:组织学会所属45个分支机构,联系20个地方学会,号召全国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集中交流,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学术大会品牌CHINA ROCK,大会规模3000余名代表,29个分会场;(3)一体化:将举办590场学术报告,12场技术培训,100家参展单位。大会将重点关注岩石力学的最新发展和进展以及在岩石工程中的创新应用。它将为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提供一个交流新思想和探索未来方向的国际平台。热烈欢迎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学习交流,共襄盛举!
大赛简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专岩杯”青年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创新创业大赛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专家宝独家赞助的重量级学术活动,现已成功举办六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行业影响,为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输出了一批高质量、高影响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第七届“专岩杯”青年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创新创业大赛以"能源强国与岩石力学"为主题,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发现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挖掘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新工法、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具等创新性成果,推动其在国家战略工程建设中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的10项创新成果通过形式审查、网评及公示成功入围决赛。
会议简介: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这一重要年份,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于2022年11月3-6日期间隆重举行CHINA ROCK 2022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盛会。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我国能源强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本次岩石力学与工程盛会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能源强国与岩石力学”为大会主题,秉承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和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初心,坚持践行学术会议改革使命担当,助力国内外能源科学与岩石力学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和产业发展。本次大会具有三大特点:(1)国际化:共有3家国际组织作为会议的主办和承办单位,邀请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共7个国家的国际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2)规模化:组织学会所属45个分支机构,联系20个地方学会,号召全国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集中交流,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学术大会品牌CHINA ROCK,大会规模3000余名代表,29个分会场;(3)一体化:将举办590场学术报告,12场技术培训,100家参展单位。大会将重点关注岩石力学的最新发展和进展以及在岩石工程中的创新应用。它将为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提供一个交流新思想和探索未来方向的国际平台。热烈欢迎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学习交流,共襄盛举!
秘书长:郭志飚
主办单位: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
组织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分会场简介:第二十一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大会暨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2022年会以软岩工程和深部灾害控制等为分会场主题,聚焦科技前沿,邀请本领域院士和专家做特邀报告,交流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服务国家重大工程。
秘书长:朱杰兵、钟祖良、黄书岭、熊承仁
主办单位:岩石力学测试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组织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分会场简介:分会场由岩石力学测试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主办,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会期1天,计划安排特邀报告8个,报告专家包括长江科学院邬爱清教授、重庆大学刘新荣教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周辉研究员、宁波大学夏才初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长冬教授等,安排一般报告12个左右。报告内容重点围绕岩石工程勘察、测试及试验的新技术、新装备及新进展等相关领域。
秘书长:唐亮、李国玉
主办单位:极地岩土力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筹)、哈尔滨工业大学、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组织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分会场简介:极地特殊气候与地质条件造就了复杂严苛的工程环境,给极地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国家深化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国际战略框架背景下,本分会场面向和平开发与利用极地资源的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极地工程建设中有关冻土工程、海冰工程、防灾减灾、建造装备和工程设计等关键科学问题、前沿技术难题,力邀国内外极地岩土工程领域知名专家,就新机理、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等内容分享成果与经验。本分会场秉承往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的特色,致力于打造极地岩土工程领域多学科、跨行业的学术与技术交流平台,引领极地岩土工程技术的新发展,欢迎广大岩土工程领域学者和从业者参加第3分会场学术交流活动。
秘书长:杨典森、赵星光
主办单位:岩土多场耦合专业委员会(筹)、ISRM放射性废物处置专委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
组织单位:河海大学、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大学
分会场简介:围绕岩土力学与工程多场耦合多尺度效应前沿热点议题,针对深部地下工程、高放废物处置关键科学和技术难题,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提升岩土力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创新能力,服务国家重大工程。
秘书长:李博
主办单位:地质工程技术工作委员会(筹)
组织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同济大学
分会场简介:随着国家基建工程向西部、向深部发展,地质工程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特别是处于高山峡谷、艰险山区的岩体工程面临着勘测、试验困难,基础数据获取手段落后,勘察测试工作效率低,岩体信息资料可靠性不高,设计、施工智能化程度低等行业痛点问题。本分会场聚焦“岩土工程中国技术”,定向邀请本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人员进行现场成果交流,目的在于利用已有的研究基础和已积累的新技术,进一步加强成果的转移转化,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基础工程发展战略。
秘书长:张琦
主办单位: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分会、东南大学
组织单位:东南大学、同济大学
分会场简介:为促进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在我国的推广及应用,加强我国水利水电、交通、采矿、市政、路桥、海洋、土木建筑等领域信息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在岩土工程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特此召开第七届全国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本届会议的主题为:“隧道及地下工程智能建造”,聚焦隧道及地下工程智能建造标准体系、信息智能采集与监测、智能设计理论与方法、数字孪生技术、智能超前地质预报、智能施工与智能控制、智能装备、智能建造其他主题等。
秘书长:刘耀儒、李旭、赵志宏、刘晓丽
主办单位:岩体数学物理模拟专委会
组织单位: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西安石油大学
分会场简介:围绕岩石力学力学特性、初始应力场、灾害,针对其不确定性及解决方案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侧重于近几年在工程应用中快速发展的机器学习和随机可靠度等相关研究,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服务国家重大工程。
秘书长:油新华、陈秋松、钟文、江松
主办单位:矿山采动损害与生态修复专委会、采矿岩石力学分会、露天开采与边坡工程专业委员会、江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组织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南大学
分会场简介:围绕露天、井工矿山开采及生态修复的新机理、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等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服务于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和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新格局。
秘书长:王文沛、张勇慧、殷保国
主办单位:滑坡与工程边坡分会、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
组织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等
分会场简介:CHINA ROCK 2022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第九分会场学术会议是由滑坡与工程边坡分会、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一次高水平、高质量学术会议,分会场会议主题为:滑坡与工程边坡: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这是我们继CHINA ROCK 2018年会主办的第五届分会场学术会议。分会场诚邀从事滑坡与工程边坡领域优秀专家学者围绕“滑坡早期识别与空间观测技术、滑坡监测预警方法与技术、工程边坡健康诊断方法与技术”等7大议题,针对“高速远程滑坡液化机制、全国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四川省泸定县6.8级地震地质灾害、中国滑坡崩塌泥石流风险评估与保险区划”等作了特邀和专题报告。分会场还组织了GDEM系列软件的技术培训,欢迎广大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从业者参加第9分会场学术交流活动。
秘书长:刘镇
主办单位:红层工程分会
组织单位:广州建设工程安全学会、中山大学
分会场简介:红层工程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科技实力的反映,也是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标志之一。而我国以红层为基层的地质灾害、工程病害、生态损害规模全球少有,同时红层文物保护与红层景观设计位于国际前沿。因此,为更好的集中展示与交流红层与工程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红层工程分会将于2022年11月主办“Redbeds 2022第六次全国红层与工程学术会议”,其主题为“红层灾变防控的理论、技术及实践”,主要涉及红层地质灾害、红层工程病害、红层生态损害、红层文物保护与红层景观设计等分议题,以开展学术报告与科技研讨。本次大会,将促进红层学术前沿交流、成果分享、思路启发等,推动红层工程科技研发和工程实践的进步。
秘书长:王者超
主办单位:岩石工程设计方法分会、ISRM Commission on Design Methodology、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组织单位:东北大学深部工程与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分会场简介:在国家“双碳”和深化 “一带一路”国际战略框架背景下,我国岩石工程蓬勃发展,世界级工程不断涌现,积累了大量宝贵设计施工经验。为搭建岩石工程设计领域跨行业学术与技术交流平台,分会场邀请多位国内外岩石工程设计领域专家,精心组织多场学术报告和交流活动,涵盖了水电、矿山、交通、市政等行业及科研院校有关岩石工程设计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典型工程案例,围绕边坡、隧道、洞室三大主题编排学术报告和会后研讨。此外针对岩石破裂过程数值模拟技术,分会场还组织了CASROCK数值分析软件的技术培训,欢迎广大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从业者参加第11分会场学术交流活动。
秘书长:聂雯、郑飞、何磊
主办单位:岩土体非连续变形分析专业委员会
组织单位:河北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
分会场简介:以石根华先生非连续变形分析系列方法为代表的岩土体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是具有中国原创标志的科学思想。通过软件开发和推广,可以推动非连续变形分析在岩体工程中的应用,促进业界对非连续变形问题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本次会议设置接触理论及其算法应用、非连续变形分析系列方法及应用、耦合岩石力学非连续变形分析、岩土体非连续变形分析软件发展、其他非连续分析方法的工程应用等议题,旨在加强非连续计算理论算法,发展自主创新软件,推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解决重大岩土工程难题。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支持第12分会场:岩土体非连续变形分析分会场。
秘书长:米晋生、薛峰、吕建中
主办单位:工程实例专委会、水下隧道工程技术分会、隧道掘进机工程应用分会
组织单位: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分会场简介:中国盾构隧道工程市场规模已达全球第一,且向大直径、大埋深、长距离等方向发展,遇到复合地层的概率越来越高,面临的工程地质环境越来越复杂,给工程勘察设计、设备选型、盾构施工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挑战。本分会场聚焦我国盾构隧道工程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规模、现状及热点问题;总结分析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工程实践中,各种问题和挑战的克服过程所涌现的国内外创新性技术,包括勘察设计方面的超前地质预报、综合勘察技术、BIM技术等,盾构设备方面的模式发展、自动化检测、智能化掘进等技术,盾构施工方面的理论研究进展、多项辅助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管理等技术;针对我国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科技创新的方向。
秘书长:王胤
主办单位:海洋工程地质灾害防控分会
组织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分会场简介: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紧密围绕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经略海洋等国家战略和倡议,为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中海洋工程地质灾害及防控相关理论与技术发展,本次分会以海洋工程与灾害防控的前沿与交叉领域为主题,召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促进交叉融合海洋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等学科,用于解决海洋地质灾害与防护、海洋资源开发中的科学与技术问题。
秘书长:杨为民、王武现、刘祥刚
主办单位:地下工程分会、锚固与注浆分会、岩溶勘察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组织单位:山东大学、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会场简介:隧道与地下工程突水涌泥、塌方、大变形等灾害防控是工程安全建设中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围绕复杂地质条件下工程灾害防控与治理技术难题,地下工程分会、锚固与注浆分会、岩溶勘察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和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第15分会场,邀请了高校、科研院所、设计院、施工等单位专家分享前沿成果,为从业者提供交流平台,推动学科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
秘书长:朱鸿鹄、章定文
主办单位: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组织单位: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分会场简介:第16分会场由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承办,会议主题为智慧岩土与韧性城市。会期1天,计划安排特邀报告4个、专题报告13个、技术培训班3场,报告专家包括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张乾兵教授、中国地调局南京中心程光华教授、南京大学朱鸿鹄教授、安徽理工大学张平松教授、澳门大学周万欢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彬教授等,报告内容紧密围绕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展开,重点介绍近十年来在国内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在重大工程中的应用。
秘书长:范益群、郭东军、刘永权
主办单位:地下物流专业委员会、地下空间分会
组织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
分会场简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将于2022年11月4-6日在北京召开“CHINA ROCK 2022 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大会第十七分会场,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物流专业委员会与地下空间分会联合举办,会议主题为“城市交通与地下物流”,以推动地下物流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促进相关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
秘书长:胡秀宏、李玉江
主办单位:地壳应力与地震专业委员会、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
组织单位: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防灾科技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分会场简介:为加强“地壳应力场”监测与检测技术前沿学术交流、促进“地壳温度场”基础科学研究、探索“应力场—温度场—地震灾害—地震链生地质灾害”灾害链形成机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壳应力与地震专业委员会、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举办CHINA ROCK 2022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第18分场“地壳应力场—温度场与地震灾害”,分会场学术交流成果可以为推动地壳应力场监测与检测技术发展、加强川藏铁路等重要工程高应力高地温灾害防治、掌握地震灾害及其链生地质灾害形成机制及险情筛查技术提供科学指导。欢迎广大学者积极参与交流,分享前沿科技成果。
秘书长:王金安、黄景琦、董琪
主办单位:教育工作委员会
组织单位:河海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分会场简介:本会场聚焦岩石力学国际前沿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突出教育教学探讨与专业学术交流相结合、传统岩石力学与多领域多学科交叉。探讨岩石力学学科的最新趋势、关注热点、创新挑战和解决方案,充分利用交流和分享积累高等岩石力学教育教学实践与经验,探讨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精品课程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前景,常态化疫情下课程设置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促进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和多种数值方法间的交流碰撞,探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理念。欢迎广大学者积极参与交流,分享前沿教学科研成果。
秘书长:梁正召、于庆磊、徐涛、夏英杰
主办单位: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
组织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分会场简介:为实现对“硬岩岩爆的监测预警”、“寒区岩石力学”、“川藏铁路工程”、“岩石破坏的数值模拟”等学术方向的广泛交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和寒区岩土力学与工程分会将联合组织举办CHINA ROCK 2022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第20分场——暨“硬岩论坛 2022”,相关交流成果可以为岩爆的灾害预防、川藏铁路等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及安全稳定性评价提供有效指导。欢迎广大学者积极参与交流,分享前沿科技成果。
秘书长:徐连满、段宏飞
主办单位:矿山冲击地压专业委员会、煤矿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分会
组织单位:辽宁大学、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重庆大学
分会场简介: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会遇到冲击地压、瓦斯、岩爆、水害、火灾、热害等各种矿山灾害,随着开采深度增加,矿山灾害危害性影响范围更大,浅部以单一灾种发生,进入深部后多灾种叠加,具有更大破坏性,机理更加复杂,预测防治难度加大。煤矿行业正经历着由综合机械化开采向智能化无人化开采迈进的技术革命,煤矿行业的各大科研单位、装备制造企业、工矿企业均纷纷成立煤矿智能化研发机构。分会场围绕矿山灾害发生机制、条件、预测、防治与成灾所涉及的岩体力学理论,矿山灾害预测防治智能化技术装备,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服务国家能源安全高效开采重大战略。欢迎广大学者积极参与交流,分享前沿科技成果。
秘书长:徐彤
主办单位:岩土地基与结构工程分会、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组织单位:深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基中心,中地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分会场简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地基工程分会设置岩土地基工程创新与工程应用分会场。分会场主题为:“融合深耕 创新发展”,会议主要交流岩土地基工程创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和讨论各种地基工程难题的解决方法,融合产学研用深度结合,推动行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秘书长:黄昕
主办单位:青年工作委员会
组织单位:同济大学
分会场简介:青年岩石力学工作者已成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前线及科研创新一线的主力军。本次论坛设青年学者论坛和研究生创新论坛,旨在提供一个思想碰撞、百花齐放的平台,促进青年岩石力学工作者的交流,同时给予优秀研究生展示自己最新科研进展的机会。
秘书长:王少锋、宫凤强、王源
联系方式:sf.wang@csu.edu.cn
主办单位:岩石破碎工程专业委员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
组织单位:中南大学、东北大学
分会场简介:为进一步加强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领域学者对岩石破碎、岩石动力学及岩石工程安全与防护问题的学术交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破碎工程专业委员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将联合组织举办CHINA ROCK 2022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第24分场。该分会场主题为“岩石工程中的破碎、动力、安全和防护问题”。欢迎广大学者积极参与交流,分享前沿科技成果。
秘书长:宋睿
主办单位:储层岩石力学专委会
组织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同济大学、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分会场简介:CHINA ROCK 2022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第25分会场是由储层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筹)、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主办。本次分会重点围绕储层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储层岩石力学特性及表征、复杂储层地应力场反演、二氧化碳地质储层岩石力学特性及其演化、储层地质力学高效建模理论与方法、储层邻近断层稳定性评估方法及致灾机制、储层安全监测方法与技术等方向,召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交流,积极推进理论创新、技术集成和应用推广。欢迎广大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从业者参加第25分会场学术交流活动。
秘书长:赵林毅
主办单位: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
组织单位: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西北大学、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会场简介:我国保存有大量的石窟寺和土遗址,这些古遗址分布范围广,赋存环境复杂多变,遗址病害类型繁杂多样,保护难度极大。本分会场以近年来在石窟寺和土遗址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汇聚国内古遗址保护专家学者,分享石窟寺和土遗址风化机理、结构稳定性评估、保护材料和加固技术研发、预防性保护研究等方面的最近进展,旨在为石窟寺和土遗址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秘书长:程晓辉、孔刚强、包小华
主办单位:深圳大学
分会场简介:本分会场旨在通过对近年来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领域的应用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从理论创新、集成创新、方法创新和应用创新等多方面促进跨学科科技创新,为各位会员和相关从业者打开思路、总结经验、互相协作提供保障,从而为进一步推动能源地下结构相关理论发展及工程应用做出贡献,为加快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引领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秘书长:卞夏、李亭
主办单位:深地空间探测开发分会
组织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地云龙湖实验室
分会场简介:随着城市化法快速发展,浅层地下空间开发日趋饱和,日本颁布了大深度地下空间特别措施法,我国深层地下空间大开发的序幕已经拉开。一系列交通、水电、水利等基础设施埋深突破2000米。面对未来战争威胁,防护能力亟待提升,美国的核心防护设施已深达千米。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防控,有赖于深部地下观测与探测技术体系的创建。本分会场旨在探索深地空间探测、深部能源资源开发与灾害防控一系列国际前沿科学技术问题,欢迎广大学者积极参与交流,分享前沿科技成果。
秘书长:郭松峰、杨国香
主办单位:工程地质力学分会(筹)
组织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分会场简介:CHINA ROCK 2022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第29分会场是由工程地质力学分会(筹)主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长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吉林大学、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太原理工大学、洛阳理工大学等单位协办。本次分会重点围绕工程地质力学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召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交流,积极推进工程地质力学的理论创新、技术集成和应用推广。欢迎广大工程地质力学与地质工程从业者参加第29分会场学术交流活动。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2022-11-03至2022-11-06
退费申请
会议附件下载
- 会议论文集论文模版.doc
- 岩学字〔2022〕020号-【通知】CHINA ROCK 2022 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第2号通知.doc
- 岩学字〔2022〕73号-关于推荐CHINA ROCK 2022特邀报告的通知.pdf
- 岩学字〔2022〕110号-【通知】CHINA ROCK 2022 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第3号通知.pdf
- 岩学字〔2022〕 114号-【培训通知】CHINA ROCK 2022 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vf.pdf
- 岩学字〔2022〕112 号 -【志愿者招募通知】CHINA ROCK 2022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志愿者招募通知.pdf
- 岩学字〔2022〕141号-CHINA ROCK 2022 第十九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第4号通知.pdf
- 【模板】CHINA ROCK 2022退费申请1103.docx